慢性白血病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。我国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。本病发生可见稳定期、加速期与急变期三阶段变化过程。
【临床表现】
稳定期:常见乏力、消瘦、食欲减退,腹部不适,多汗。风团,肝脾肿大,胸骨压痛。
加速期:癥积呈进行性增大,贫血进行性加重。
急变期:癥积明显增大,高热持续不退,骨、关节疼痛;皮肤等部位可出现结节。
【病因病机】
情志抑郁,饮食不节,感受邪毒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,也是导致脾肿大的关键病机。
本病是在正气虚损的基础上,外来之毒继发内生之毒,内外合邪,联合致病,正虚是根本,邪毒是关键,血瘀是本病发生必然结果。其病理变化首发于骨髓,形成髓毒,以“髓”代表病位,以“毒”代表病性。根据毒邪特性,侵袭机体,不在肌表,也不在脏腑,而是直接侵袭血脉及骨髓。其病理变化多端,可损害人体气血阴阳、五脏六腑,变生百病。
【诊断】
1.Ph染色体阳性和/或bcr-abl融合基因阳性,并有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。①外周血白细胞升高,以中性粒细胞为主,不成熟粒细胞>10%,原始细胞(Ⅰ型+Ⅱ型)<5%~10%。②骨髓粒系高度增生,以中性中幼、晚幼、杆状粒细胞增多为主,原始细胞(Ⅰ型+Ⅱ型)<10%。
2.Ph染色体阴性和/或bcr-abl融合基因阴性者,须有以下 ①~④中的三项加第⑤项可诊断。①脾大。②外周血:白细胞计数持续升高>30×109/L,以中性粒细胞为主,不成熟粒细胞>10%,嗜碱性粒细胞增多,原始细胞(Ⅰ型+Ⅱ型)<5%~10%。③骨髓象: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,以中性中幼、晚幼、杆状粒细胞增多为主,原始细胞(Ⅰ型+Ⅱ型)<10%。④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(NAP)积分降低。⑤能排除类白血病反应、CMML、或其他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(MDS)及骨髓增殖性疾病。
【辨证】
1.毒聚气滞
症状轻微或不典型,见有面色晦暗,或紫红,气短乏力,倦怠自汗,食欲不振,脘腹胀满,胁下癥积,舌质紫暗,脉弦。
2.阴精亏虚
面色紫暗,形体消瘦,口舌干燥,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多梦遗精,胁下癥积,脘腹胀满,舌红苔黄,脉细数。
3.阴阳两虚
高热不退,肌肉大消,卧床不起,面目虚浮,腹大如鼓,积块不消,舌暗无苔,脉象虚极。
【治疗】
1.治则:解毒益精,滋阴补阳,填髓散结。
2.基本操作及处方
a.督脉头部段刮法;
b.督脉背腰段熨法;
c.足太阳经竖擦法;
d.百会、风池、四神聪、膻中、天突、大椎、神门、阳溪、阳池、解溪、照海、大钟、神阙、命门守法;
e.挂磬击法。
3.加减
高热加中冲、合谷、列缺点压;纳差加中脘守法。
4.方义
以督脉为主,振阳填髓;足太阳经脉益气补阳;百会等腧穴位置守以调补十四经;挂磬击法可振通气血,消癥散结,扶正祛毒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