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性疾病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。原发性又分为糖尿病1型和糖尿病2型(非胰岛素依赖型);继发性为数很少。本节论述以糖尿病2型为主要病症。
【临床表现】
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,早期常无症状,多因其他疾病或体检中检测尿糖时才被发现。中、晚期以多饮、多食、多尿和体重减轻为主要症状。亦有许多患者并无“三多一少”症状。病程长或治疗不当易出现心脑血管、肾、眼及神经系统等慢性损害,如脑动脉硬化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尿道感染、视网膜炎、白内障、皮肤瘙痒、手足麻木等。
【病因病机】
西医学认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代谢的紊乱,使血糖、尿糖过高。进而又导致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。中医学认为本病以阴虚为本,燥热为标。燥热在肺,肺燥津伤,则口渴多饮;热郁于胃,消灼胃液,则消谷善饥;虚火在肾,肾虚精亏,封藏失职,则尿多稠浑。燥热盛则阴愈虚,阴愈虚则燥热更甚,形成循环。如病久不愈,阴损及阳,则可见气阴两伤、阴阳俱虚之候。
【诊断】
以血糖持续高于正常标准为诊断依据。
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暂行标准 血糖值m mol/L(mg/dl)
糖尿病
|
静脉全血
|
静脉血浆
|
空腹
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
|
≥6.7(120)
≥10.0(180)
|
≥7.8(140)
≥11.1(200)
|
葡萄糖耐量异常
|
|
|
空腹
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
|
<6.7(120)
≥6.7(120)~<10.0(180)
|
<7.8(140)
≥7.8(140)
|
【辨证】
阴虚、气阴两虚、阴阳两虚为主,本病属本虚标实,病位在胰,胰属消化系统腺体,解剖位置在胃的后方,前面有胃、横结肠和大网膜遮盖。
【治疗】
1.治则:滋阴补虚,培本降糖。病证同治,控制血糖值。
反映糖尿病控制的血糖值 (血糖mg/dl)
|
控制“良好”
|
控制“中等”
|
早餐前
|
70~90
|
70~100
|
每次餐前
|
70~105
|
70~130
|
餐后1小时
|
100 160
|
100 180
|
餐后2小时
|
80~120
|
80~150
|
空腹静脉血糖(真糖法)正常值:
全血3.3~5.6m mol/L(60~100mg/dl)
血浆3.9~6.4m mol/L(70~115mg/dl)
2.基本操作及处方
a.胰俞点压,胰俞也叫胃脘下俞;
b.左胁肋部砭磙滚法,砭震振法;
c.大包及脾之大络砭砧擦法;
d.背部自肺俞至肾俞段、膏肓俞至志室段竖擦加熨法;
e.天宗至京门刮法;
f.梁门、阴都至大赫、归来振法。
3.加减
肾虚或已患肾功能减退者加涌泉砭球滚法,踝部砭石珠串守法;命门熨法;合并心脑血管病症加百会、四神聪、风池守法;有高血压症者加砭石珠串颈项守法;合并视网膜炎或白内障加砭磬击法;肝血虚加血海、三阴交及下肢内侧砭震振法;坏疽患者加四肢躯干六经皮部遍振法,以及百会、四神聪、风池守法。
4.方义
胰俞为降糖要穴,左胁肋、大包、脾之大络系胰腺解剖位置之外部体表,直接作用于胰脏。背部双膀胱经擦或熨法可疏通五脏六腑之气血,协调脏腑经络,共同滋阴益气、通经活络。天宗至京门刮法以疏通络脉;梁门、大赫、阴都、归来振以益肾和胃、滋阴通腑。
【讨论】
许多文献、教材将糖尿病归属中医学消渴范畴,以上消、中消、下消辨证论治,实则二者不可等同。临床上糖尿病患者有出现消渴症状者,但多数并无消渴“三多一少”现象。在诊断标准上,糖尿病不以多饮、多食、多尿和体重减轻为诊断依据,而是以血糖的增高为确诊糖尿病的标准。同时,消渴症又常出现于肢端肥大症、脑垂体瘤或甲亢患者。本节论治的是糖尿病并非消渴症。因此未以上、中、下消为辨证论治方法,而是以病论治。疗效不以自觉症状消失为标准,而是以血糖值为依据。
【特别说明】
砭术治疗糖尿病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升高的血糖,同时对由糖尿病引发的各种合并症有治疗和预防作用。例如合并冠心病、高血压、白内障、视网膜炎、肾功能损害、肢端坏疽、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参照有关章节进行诊治。
【医案举例】
张女士 62岁 退休职工 2000年6月
自述双腿无力,走路困难,气短心悸,纳呆,失眠,便秘,对生活失去信心。空腹静脉全血血糖200mg/dl,已三年有余,服降糖药暂时有所下降,但肾功能、肝功能均有损害后停服西药。舌红少苔,脉沉细无力。
辨证:气阴两虚、脾肾不足。
立法:益气滋阴,疏肝健脾,补肾降糖。
砭术治疗:足太阳经肺俞至肾俞段刮法;中脘至下脘段振法;左脾之大络砭磙滚法;命门、八髎部位熨法;三阴交、阴陵泉、行间、血海点压。每次30分钟,每周2次。治疗2周中,精神渐佳。3周后走路双腿有力,睡眠情况改善,失眠现象减少,大便正常成形。6周后查空腹静脉全血,血糖值为86mg/dl。其间未服任何中西药物。2月余张女士足穿高跟鞋,身着长裙,精神饱满到诊室向医师致谢。并称已常去舞场跳交谊舞以健身,认为生活十分美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