呕吐是指胃失和降,气逆于上,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。有物有声为呕,有物无声为吐,无物有声为干呕。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胃炎、幽门痉挛(或梗阻)、胃黏膜脱垂症、十二指肠壅积症、胃神经官能症、胆囊炎、胰腺炎等症。
【临床表现】
以呕吐食物、痰涎、水液、胆汁等物或干呕无物为主症。常伴有脘腹不适、恶心纳呆、吞酸嘈杂等症状。
【病因病机】
因感受寒邪等六淫、内伤饮食、情绪不良导致水谷停留,胃气痞塞,升降失调,气逆作呕。
【诊断】
初起呕吐量多,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,久病呕吐时作时止,吐出物多,酸臭气味不甚。新病邪实,呕吐频频。久病正虚,呕吐无力,常伴倦怠。若患者暴吐呈喷射状,伴头疼,要与脑膜炎、脑溢血等脑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。头部CT检查可明确病位。
使用胃镜、上消化道钡餐透视,了解黏膜情况、贲门、幽门关闭情况及十二指肠黏膜的改变。若呕吐不止,伴有酸胀、矢气减少或无大便,应做腹部透视及B超,以了解有无肠梗阻。若病人面色萎黄泛青,呕吐不止,伴有尿少、浮肿,应及时检查肾功能,以排除肾功能衰竭、尿毒症所致呕吐。呕吐伴腹痛或右背部疼痛,应做腹部B超,了解胰腺及胆囊情况。若患者素患糖尿病,应及时做与酮症酸中毒的鉴别诊断。育龄妇女出现呕吐,应化验尿液,做妊娠试验。
【辨证】
1.虚证
饮食稍有不慎即发呕吐,无臭,呕而无力,纳呆便溏,舌淡,脉弱。
2.实证
突发呕吐,量大酸腐,吐后反快,苔厚腻,脉滑实。
【治疗】
1.治则:和胃降逆,健脾止呕。
2.基本操作及处方
a.使用砭锥尖部在中脘穴守法;
b.内关拍法;
c.胃俞点压,然后与脾俞连线刮法;
d.足三里点压或点刺。
3.加减
因外感六淫者加外关叩法,大椎刮法;饮食停滞加梁门、天枢砭球滚法,以消食止呕;痰饮内停加丰隆、公孙点压以化痰消饮,和胃健脾;胃阴不足加三阴交点刺。
4.方义
中脘为胃的募穴,配胃之背俞穴为俞募配穴法,以和胃止呕;内关功擅理气降逆,为止呕要穴;足三里为胃腑下合穴,以通调腑气、降逆止呕。
【注意事项】
本治法不适宜早孕反应的呕吐。
|